营造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形态

吴军
2020-10-28
来源:成都日报

自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成都提出公园城市概念以来,成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公园城市生态修复、形态塑造、新经济发展、消费领域改革、社区治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实践,探索以场景供给引领营城路径转变,从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场景是生活方式的“容器”,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新期待。公园城市场景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的社会空间,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引领、以生活为基础、以消费为导向、以设施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核,不断营造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形态。

顺应世界城市进化规律

与营城逻辑演变

世界城市进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18世纪60年代以前,人类城市化率一直徘徊在10%以下,人口总量和人均收入几乎没有太大增长。18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展开,人均收入、人口总量和城市化率开始大幅提高,城市的快速进化也只是发生在最近的两百余年间。是什么驱动着收入、人口与城市化率的增长?经济理论给出的回答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在城市里发生,反过来又促进城市发展。

技术进步和城市作为“容器”是人类进步的两大基本力量,二者相互促进,弱化任何一个,后续发展都会受到制约。作为“容器”的城市如何孕育技术进步,这是变革营城逻辑的前提。换句话说,经济增长快不快、社会发展好不好,除了技术进步本身,还要看城市作为“容器”作用发挥的好与坏。作为“容器”的城市能够容纳多样性生产要素,促使各种要素产生“化学反应”,加速新事物产生、不断释放动能,提升城市能级。营城意味着要打造好的“容器”,让城市产生像磁铁一样的吸引力,场景营造就是为打造一个好的“容器”提供一种新路径。

纵观整个城市进化史,人类关于营城逻辑出现过三次大的转变:农耕时代,城市功能多以军事政治为中心。人们建造城郡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军事政治安全需要,生活与消费功能更多地被放置到城市政策边缘;工业时代,以工业革命为主推动的技术进步,重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等大量涌现,企业和产业的集聚带来了人口集聚,城市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飞速发展。“以产筑城、以产聚人”是这一时期营城逻辑的显著特点,简称为“产业营城”。

后工业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摆脱从事简单劳动的实践活动。休闲娱乐、学习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有了时间、有了能力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获得个体自由且全面发展。此时的城市也逐渐开始摆脱“工业附庸”的地位,自身具备了一套内在性原则,开始回归生活,回归到本地社群的属性。它的存在既不像农耕文明时代的“统治”,也不像工业时代的城市为了“增值”,仅仅是为了生活,或生活得更好。一切与生活相关的事物都是城市需要:美食、酒吧、品茶、咖啡馆、画廊、公园、学校、博物馆、俱乐部、沙龙等舒适性设施、活动与服务。这些元素的组合形成丰富且多样的场景,赋予城市生活以体验、价值、意义与情感共鸣。营城的生活逻辑变得越来越重要。

遵循国家城市工作战略调整

与营城逻辑迭代

新中国成立70余年城市工作战略调整与营城逻辑迭代,为成都公园城市场景营城提供了时代背景和方向遵循。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党中央在苏联支持下启动156项重大工程,大力推动工业化战略。经过多个五年计划实施,我国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一批工业城市、矿业城市等相继发展起来。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重新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了又一次从农村到城市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制度改革、城市体制改革,从开放4个特区到14个沿海城市,再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全面开放、自贸区建设,铸就了快速发展的城市和迅速崛起的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转变;2014年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2015年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和“新发展理念”提出;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等,所有的这些都引领我们城市工作以人为本,把“人”放到城市政策议程的中心位置。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要吸引多样性人才,增加城市多样性。城市既要有高素质人力资源,也要有普通劳动者;既要有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等,也要有消防员、快递小哥、保安、家政服务人员等。让选择这里、喜欢这里的人们,愿意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让城市成为越来越多人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家园。这才是城市的未来。

因此,关于营城的理念、模式和路径,也应主动去调整以便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增加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适应性,用未来理想形态视角来引领今天的城市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尤其如此。这是我们当前与未来城市建设工作的关键。场景营城所推动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就是把美好生活需求与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始终,作为主线来统领当前与未来的城市建设工作,包括规划、治理与发展。

符合成都核心功能定位

与发展阶段性特征

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成都需要吸引、留住多样性人才,城市应保持较高人力资本水平,才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另外,城市研究领域有个普遍认同的规律:诺瑟姆曲线,即当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城市化进入缓慢增长期;此时,需要加入新的要素,如人力资本、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等,这些新要素和物质要素同等重要,它们相互叠加,共同驱动城市发展。成都当前城市化率已经超过70%水平,这就需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革新营城模式与路径,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多元主体更大的活力与创造力。

公园城市场景营城以生态场景为基,夯实公园城市基底。强化两山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生态保育与营造大熊猫主题的生态场景,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龙门山森林绿道区域休闲健康的生态场景。建设大尺度生态廊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教育科普等业态,打造公园城市生态廊道场景。强化乡村郊野保护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与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现代服务功能,有机植入会议、博览、度假等多种功能,打造郊野休闲的生态场景。

公园城市场景营城以生活场景为本,营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强化公园城市普惠性,推动公园、绿道、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融合发展,打造“回家的路”“上班的路”“上学的路”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城市温度的绿色生活场景,增强公园城市生活场景的普惠性。强化公园城市舒适性,通过完善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配套提升市民便捷性,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舒适度,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培育舒适健康的公园城市生活场景。打造邻里社区场景,营造以智慧智能为基础的社区场景地图,以多元体验为特征的社区生活场景,以创业平台为载体的社区机会场景。

公园城市场景营城以生产场景为核,促进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加快构建绿色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会展经济等多个产业生态圈,以产业生态圈整合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打造创新创造的公园城市生产场景。以新经济场景为爆点,加快成都经济转型升级,涉及数字经济场景、创意经济场景、共享经济场景等。以新消费场景为重点,培育公园城市消费品牌,包括熊猫野趣场景、地标商圈场景、特色街区场景、体育脉动场景和沉浸体验场景等。

轨道公交慢行系统提升了公园城市场景的可接触性与可获得性。TOD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成都以TOD开放重塑城市形态,推进枢纽站点与周边区域一体化设计。目前,成都拥有14个TOD示范项目,促进了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其中,还有项目融入时尚消费、特色展览、节庆活动、商务休闲、城市康养等消费场景,从而让城市丰富多样的场景变得皆可停留、皆可散步、皆能阅读、皆能交往、皆有温度。

面向未来

如何推动公园城市场景营造

场景是由给人带来舒适、愉悦的不同事物集合而成,包括设施、活动、服务等。在场景中,各个元素是相互有机关联的,场景营造中的“营造”本身,就是要提醒大家像绣花一样去治理城市,去精雕细琢城市,把城市看作一件艺术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新期待。

尊重发展规律,正确看待城市问题的本质。场景营城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哲学,意味着一种系统性集成思维,用来解决有序复杂性的城市问题。世界著名城市研究与规划先驱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就鲜明指出,城市的问题应该是有序复杂性问题而非无序复杂性问题或简单性问题,在寻求破解城市问题之道时,尽量不要用机械论或还原论的思维,而是应该把城市看作是一个复杂生命体,一个有机的生态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聚焦市民美好生活需求。城市的核心是人。公园城市场景营城,应该把人的需求放到城市政策议程中心位置,寻找人与场景更好相容。在开展场景营造时,基层政府应该把该地区的人口群体特征与生活方式进行系统研究与梳理,包括本地居民、游客、蓉漂、创业者、投资者、求学者等,对他们进行群体“画像”,研究不同群体的美好生活需求与新期待。这既是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又是场景供给的基本前提和政策制定背景。

注重公众参与,激发不同主体的创造力。“公”的属性是公园城市场景营城中最深刻的本质特征,也是对当下社会问题与人民期待的有力回应。在策划与营造场景时,基层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证、论证,通过各种渠道征集、收集不同居民群体的意见,倾听不同群体居民声音,使每个群体的声音都能“被倾听到”。通过营造一个个备受多样性群体青睐的场景,集聚不同人群,增加社会交往与信任,激发创新创意。从而提升个人、家庭、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创造力。

激活文化基因,构建公园城市场景美学。文化是公园城市场景的“灵魂”。每个城市在不同时期都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底蕴,是场景营城的“内核”。因此,在推动公园城市场景营城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去构建与发展公园城市场景美学,努力把天府文化的历史积淀、创新文化的现代魅力、休闲文化的安逸特质、生态文化的绿色本底以及包容文化的多元性等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这些文化是筑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

(作者:吴军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场景研究网络核心成员)



分享